《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
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二〇一一年三月一日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现就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三千元至一万元为立案起点,每个省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标准不一样,这个需要查阅当地省份的立案标准。
专业解答在界定合同诈骗罪的最高立案标准时,往往需要权衡诈骗金额的大小以及情节的轻重程度。一旦诈骗数额触及法定标准,便有可能被视为“数额较大”或“数额巨大”两种情况,而这两种均有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被控告犯有合同诈骗罪。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相应的数额规定或许存在差别。
专业解答合同诈骗罪的立案界限最高上限是多少金额一、关于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通常情况下是指诈骗所得金额介于人民币五千元至两万元之间的情况。具体来说,本类犯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其客观方面则体现在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的欺骗行为,从而获取对方当事人的财务资源。然而,并非所有涉及到此类行为的案件都能构成刑事犯罪,只有当其涉及的财物总额达到相应的程度时,才能启动刑事立案程序。
专业解答集资诈骗罪立案数额最高限定为多少针对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的个人集资诈骗行为,若涉案金额达到人民币十万元及以上;或者单位实施的集资诈骗行为,涉案金额达人民币五十万元及以上者,均应视为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立案侦查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专业解答根据法律规定,构成刑事犯罪的最起码金额为三千元人民币,即当诈骗的公共或私人财产价值达到了这一门槛时,便可归类于“数额较大”的范畴,应当以诈骗罪名进行立案侦查和起诉。对于此类情况,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同时还可能被判处罚款。
专业解答办理集资诈骗案要迅速立案,及时全面地搜集证据,并准确报案。这就需要整理好集资的书面文件,收集人员的证词和转账记录等证据,然后向公安机关清晰准确地陈述集资的方式、金额、人员等关键信息。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