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一般民事诉讼需要多久?

一般民事诉讼需要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5 · 395598人看过
导读:1、简易程序,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2、普通程序,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一般民事诉讼需要多久?

一、民事诉讼审理时间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从向法院递交起诉状那天起,法院必须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一般只要你起诉状上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该法院管辖,法院就会立案。立案之日起5日内,法院将您的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必须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不答辩的不影响审理。开庭前,会提前3日通知双方当事人。这期间,如果对方申请延期审理,或法院认为有必要追加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等,都会影响最终开庭的时间。同时,当庭宣判的,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一审案件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的案件在3个月内审结。

二、民事诉讼时效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 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具体分类如下:

(一)普通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最长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款: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由此可知,一般民事诉讼需要多久主要有两种情况,适用一般程序的法院会在接到案件后,六个月内审理结束,适用简易程序的在三个月审理结束。民事诉讼时效主要分四种情况,普通诉讼时效是三年,最短诉讼时效是一年,最长诉讼时效是二十年。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