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有认罪认罚可以保释吗
“保释”对应我国法律中的取保候审。在公安侦查阶段,嫌疑人认罪认罚后是否能取保候审,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依据《刑事诉讼法》,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可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采取取保候审。
认罪认罚体现嫌疑人悔罪态度,是考量因素,但不是取保候审的决定性条件。若符合上述法定情形,即使公安阶段认罪认罚也可能取保候审;若存在社会危险性等不符合条件的情况,则无法取保候审。
二、公安阶段认罪认罚就一定能保释吗
公安阶段认罪认罚并不必然能保释。保释在我国法律中对应的是取保候审。认罪认罚只是表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愿意接受处罚。
能否取保候审需综合多因素判断。比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等。所以,仅认罪认罚不能确保就能获得取保候审。
三、公安阶段认罪认罚就能确保被保释吗
在公安阶段认罪认罚并不必然确保被保释。认罪认罚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保释在我国对应的法律概念是取保候审。
能否取保候审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可能判处的刑罚轻重等。若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可能被判处较轻刑罚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才有可能被取保候审。即使认罪认罚,但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如犯罪性质恶劣、社会危险性大等,依然无法被取保候审。所以,公安阶段认罪认罚只是一种态度表现,并非决定能否取保候审的唯一依据。
当探讨公安有认罪认罚是否可以保释时,我们要知道认罪认罚只是司法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保释通常指的是取保候审,其能否获批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大小,案件的性质、情节等。即使有认罪认罚情节,若存在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等情形,可能也难以获得保释。要是你对认罪认罚后能否保释,以及保释的具体条件、申请流程等还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资深法律专家将为你详细解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