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订立 > 签订虚假合同会受到什么处罚

签订虚假合同会受到什么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22 · 1731人看过
导读:签订虚假合同处罚依情形而定。未损害国家等利益时合同无效,当事人返还财产,过错方赔偿损失。骗取财物数额较大构成合同诈骗罪,依情节轻重量刑,从三年以下到十年以上甚至无期徒刑不等,还会并处罚金等。若涉及行政违法,行政机关会给予罚款、吊销执照等处罚。
签订虚假合同会受到什么处罚

一、签订虚假合同会受到什么处罚

签订虚假合同的处罚依具体情形而定。若签订虚假合同未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合同无效当事人要返还因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方需赔偿对方损失。 若签订虚假合同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构成合同诈骗罪。根据情节轻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若虚假合同涉及行政违法,行政机关可能给予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二、签订虚假合同贷款会有什么后果

签订虚假合同贷款可能引发民事和刑事两方面后果。 民事层面,贷款合同会被认定无效,贷款方需返还贷款本金及利息。若给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金融机构还有权解除贷款合同,提前收回贷款。 刑事层面,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定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高额罚金或没收财产。

三、签订虚假合同骗取贴息贷款如何定罪

签订虚假合同骗取贴息贷款,可能涉及骗取贷款罪或贷款诈骗罪。 若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使用虚假合同等欺骗手段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贴息贷款,数额较大的,构成贷款诈骗罪。根据法律规定,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定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刑罚更重。 若行为人虽以虚假合同获取贴息贷款,但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骗取贷款罪。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签订虚假合同会受到什么处罚呢?情节轻微的,可能会面临民事赔偿责任,需对因合同虚假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而情节严重的,就会触犯刑法。根据具体情形,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等罪名,会被处以有期徒刑、拘役,并处罚金等刑罚。虚假合同不仅破坏市场秩序,还损害他人利益。若你对签订虚假合同的处罚范围、法律认定标准等仍有疑问,或者担心自己陷入此类法律风险,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读,帮你明晰其中的法律后果与应对之道。

网站地图
更多

合同订立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订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