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损害责任诉讼有哪些规定

医疗损害责任诉讼有哪些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20 · 1895人看过
导读:医疗损害责任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患者或其近亲属,被告是医疗机构。举证一般“谁主张谁举证”,患者证明相关关系,医疗机构在法定情形下举证。诉讼时效三年,审理可通过鉴定确定责任,法院依据鉴定和证据判定医疗机构是否担责及赔偿数额。
医疗损害责任诉讼有哪些规定

一、医疗损害责任诉讼有哪些规定

医疗损害责任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原告需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患者或其近亲属,被告为医疗机构。 举证方面,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患者需证明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关系、损害结果及因果关系等;医疗机构在符合法定情形下,需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审理中可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损害鉴定等确定责任。法院会依据鉴定结果和相关证据,结合法律规定判定医疗机构是否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数额。

二、医疗损害责任认定需满足哪些条件

医疗损害责任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存在过错行为,即未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如违反诊疗规范、操作规程等。二是患者受到损害后果,包括身体损伤、精神痛苦、财产损失等。三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行为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害后果是由该过错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实践中判断因果关系较复杂,需专业鉴定。四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为具有违法性,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医疗机构才需承担医疗损害责任。

三、医疗损害责任认定流程是怎样的

医疗损害责任认定一般按以下流程进行。首先是收集证据,患者要保存好病历、检查报告、缴费凭证等资料,必要时对医疗现场实物进行封存。接着可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双方就责任及赔偿等事宜沟通。若协商不成,患者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组织调查。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或行政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进行医疗损害鉴定,鉴定机构会根据病历资料、现场勘查等,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结果间有无因果关系等。最后依据鉴定结果,由法院或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医疗机构是否承担责任及责任大小。

医疗损害责任诉讼涉及诸多规定。在举证责任上,一般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而对于赔偿范围,涵盖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多项费用。此外,诉讼时效也是关键,通常为三年。若你正面临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对诉讼时效的起算点、赔偿项目的具体计算方式等还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得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读医疗损害责任诉讼的相关规定,帮你理清思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
更多

医疗事故责任最新文章

遇到医疗事故责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