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人身损害诉讼时效究竟有多长

人身损害诉讼时效究竟有多长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18 · 1519人看过
导读:人身损害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算,超二十年一般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延长。期间可能因权利人提出履行请求等情形中断,重新计算时效。在诉讼时效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法定障碍致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时效届满。
人身损害诉讼时效究竟有多长

一、人身损害诉讼时效究竟有多长

人身损害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这三年诉讼时效期间内,可能因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情形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此外,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法定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二、人身损害诉讼时效过了能否胜诉

人身损害诉讼时效过了仍有可能胜诉。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抗辩的法律制度。人身损害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可拒绝履行义务。 但如果对方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规定进行裁判,此时若原告证据充分,能证明被告侵权事实成立,仍可能胜诉。另外,即便诉讼时效已过,若义务人同意履行,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所以,人身损害诉讼时效过了并非必然败诉

三、人身损害诉讼的具体流程是啥

人身损害诉讼流程如下:首先是起诉,准备起诉状和相关证据,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法院会在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法院会确定开庭日期并送达传票通知双方当事人。 接着进入审理阶段,原告陈述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被告进行答辩。双方举证质证,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发表意见。之后进行法庭辩论,双方围绕争议焦点阐述观点。 最后是判决阶段,法院根据庭审情况作出判决。若一方不服判决,可在规定期限内上诉启动二审程序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生效后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

人身损害诉讼时效究竟有多长?一般来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不过,这只是基本情况。在一些特殊情形下,诉讼时效会有所不同。比如在人身损害赔偿中,如果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要是你对人身损害诉讼时效的具体计算、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规则等还有疑问,别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剖析,帮你消除困惑,明晰权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