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纠纷案件中什么来承担举证责任
在医疗纠纷案件中,举证责任分配如下:
患者:需对到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的事实及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进行举证。比如提供病历、诊断证明、缴费凭证等。
医疗机构:根据《民法典》规定,在特定情形下承担举证责任。即患者有损害,若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等情形,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另外,因医疗产品的缺陷、输入不合格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由医疗机构就医疗产品无缺陷、血液合格承担举证责任。
二、医疗纠纷案件打官司流程是怎样的
医疗纠纷打官司流程如下:
1.诉前准备:收集病历资料、诊断证明、相关费用票据等证据,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
2.起诉: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及副本,写明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同时缴纳诉讼费用。
3.立案受理:法院对起诉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向原告送达受理通知书。
4.审理前准备: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等诉讼文书,被告进行答辩。可能会组织双方进行证据交换。
5.鉴定程序:可依申请启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医疗损害鉴定,以确定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等。
6.开庭审理:双方陈述、举证、质证、辩论,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作出判决。
7.执行:若一方不履行判决,另一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医疗纠纷案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医疗纠纷案赔偿需根据《民法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确定,主要赔偿项目及标准如下:
1.医疗费:按实际产生的治疗费用,凭票据确定。
2.误工费:有固定收入按实际减少收入计;无固定收入按近三年平均收入计;无法证明近三年收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
3.护理费:护理人员有收入参照误工费规定计;无收入或雇护工,参照当地护工同等级别劳务报酬标准计。
4.残疾赔偿金:根据伤残等级,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日起按二十年计。
5.死亡赔偿金: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
在医疗纠纷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患者需要对自己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医疗关系以及产生损害后果进行举证。而医疗机构则要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一规定是为了平衡医患双方的利益。但实际情况往往较为复杂,比如在一些特殊的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的认定可能会有所不同。要是您对医疗纠纷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具体情形下的举证义务等还有疑问,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