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纠纷证据收集方法有哪些内容
医疗纠纷证据收集方法如下:患者可要求医疗机构复制病历资料,包括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等,以固定诊疗过程证据。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患者还可收集与纠纷相关的其他证据,如就诊的挂号凭证、费用清单、诊断证明、相关证人证言等。若患者死亡,医患双方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尸检,以明确死亡原因和责任。
二、医疗纠纷证据收集方法包含啥
医疗纠纷证据收集方法有多种。对于病历资料,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等客观病历资料,医院需予以配合。封存和启封主观病历资料应医患双方在场,封存的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
实物证据方面,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由双方共同指定有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此外,患者可收集就诊的挂号凭证、收费单据等票据,以证明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及费用支出。同时,证人证言也很重要,可寻找当时在场的其他患者、家属等了解情况的人提供证言。
三、医疗纠纷证明责任由谁承担
医疗纠纷证明责任分配情况如下:患者就到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患者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提交到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的证据。若患者无法提交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诊疗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可依法提出医疗损害鉴定申请。
而医疗机构若主张不承担责任,需就民法典规定情形等抗辩事由承担举证责任,如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在了解医疗纠纷证据收集方法有哪些之后,我们要清楚,这只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关键一步。后续还有很多相关问题值得关注。比如,收集到的证据是否足够有力以支持诉求,若对证据的证明力存疑该如何进一步补充完善。又或者,在医疗纠纷的处理过程中,除了证据收集,还有哪些法律程序和要点需要把握。这些拓展问题都与医疗纠纷证据收集紧密相关。如果您在医疗纠纷证据收集或其相关拓展问题上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得清晰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提供精准有效的帮助。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