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效力 > 合同履行后解除是否还有效

合同履行后解除是否还有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17 · 1480人看过
导读:合同履行后解除通常仍有效,它是在合同有效成立后使债权债务关系消失。只要解除行为符合法定或约定条件,即便合同履行完毕也具法律效力,法定条件如不可抗力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等。履行后解除可清理双方权利义务,结算、清理条款有效,能处理后续事宜,避免法律风险和纠纷,保障双方权益。
合同履行后解除是否还有效

一、合同履行后解除是否还有效

1.合同履行后解除通常仍有效。合同解除是在合同有效成立后,通过一方或双方意思表示,让合同的债权债务关系消失。 2.只要解除行为符合法定或约定条件,即便合同已履行完,解除也具法律效力。法定条件如因不可抗力无法实现合同目的,约定条件按双方事先约定。 3.履行后解除可清理双方权利义务,结算、清理条款仍有效,能处理后续质量保证、保密等事宜,避免法律风险和纠纷,保障双方权益。

二、合同履行后可获利益如何计算

合同履行后可获利益计算方式多样。若有合同约定,从约定,按合同明确的计算方法确定可获利益。无约定时,可参照市场价格,以合同履行时同类交易的市场价格与合同价格的差额确定。 对于生产经营性合同,可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预期收益等计算。如买卖合同,可按货物转售利润计算,即转售价格减去原合同价格及相关合理费用。对于服务合同,可根据服务成本与预期报酬计算。 计算需遵循可预见规则,即违约方订立合同时应预见该损失;减损规则,受损方应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损益相抵规则,应扣除受损方因违约获得的利益。

三、合同履行后的预期收益怎么计算

合同履行后的预期收益计算方法多样,需根据合同性质和具体情况确定。 对于买卖合同,预期收益通常是合同约定售价减去成本(如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等)。比如,约定以100万元出售货物,采购及运输等成本共70万元,预期收益就是30万元。 服务合同中,预期收益为合同约定的服务报酬减去提供服务产生的费用,像咨询服务报酬50万元,人力、资料等成本20万元,预期收益则为30万元。 若合同有明确的利润率约定,可按约定利润率计算。如约定利润率为20%,合同标的额100万元,预期收益就是20万元。 若难以直接计算,可参考同行业类似交易的平均利润水平来估算。但计算预期收益要合理、有依据,避免过高或不合理的主张。

合同履行后解除是否还有效,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合同履行完毕后再解除,从法律角度看,合同关系原则上已归于消灭。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比如存在可撤销事由,即使履行后仍可能撤销合同,使合同自始无效。又或者因履行中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况,也可能影响合同的最终效力判定。你是否在合同履行后解除的效力认定上存在疑问呢?若对合同履行后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后续处理方式等还有困惑,不要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合同效力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效力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