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个人债务 > 借款合同中约定过高的违约金应该如何应对

借款合同中约定过高的违约金应该如何应对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16 · 1666人看过
导读:借款合同约定过高违约金可请求调整。法律规定,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时,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依当事人请求适当减少。应对时,先协商,协商不成则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主张违约金过高方要承担举证责任,法院或仲裁机构会综合实际损失、合同履行等因素,依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裁决是否及如何调整违约金。
借款合同中约定过高的违约金应该如何应对

一、借款合同中约定过高的违约金应该如何应对

借款合同中约定过高违约金,可根据相关规定请求调整。法律规定,若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根据当事人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应对时,首先可与对方协商,说明违约金过高情况,要求降低。若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主张违约金过高一方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该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如提供资金占用损失等证据。法院或仲裁机构会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衡量,作出是否调整及如何调整的裁决。

二、借款合同中已还款但借条未收回怎么办

若借款合同中已还款但借条未收回,可采取以下措施降低风险。首先,要保留还款证据,如转账记录、银行流水、收款收据等,这些能证明款项已归还。若为现金还款,可寻找当时的在场证人作证,或提供与出借人关于还款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表明借款已还清。 还可要求出借人出具收条,明确已收到还款,原借条作废。若出借人拒绝出具,可通过书面函件或短信告知其借款已还清,要求其归还借条,保留好相关通知凭证。若之后出借人凭借条再次主张还款,可凭借上述证据进行抗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借款合同中违约金的约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借款合同中违约金约定一般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法律规定,民事主体可依法自愿订立合同,约定违约责任承担方式,违约金是常见形式。只要违约金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该约定就是有效的。 不过,若当事人认为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可请求予以增加。法院或仲裁机构会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衡量。

当面临借款合同中约定过高的违约金时,首先要明确法律对于违约金的规制原则。过高的违约金可能会被法院根据实际损失等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因过高违约金遭受了不合理的经济压力,比如承担远超借款本金的违约金,那就要积极采取措施。比如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实际损失与违约金数额的差距。在与对方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若你对如何收集证据、法律调整违约金的具体标准等还有疑问,不要错过寻求专业帮助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帮你妥善应对借款合同中过高违约金的难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