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协议离婚后起诉流程是什么

协议离婚后起诉流程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16 · 1696人看过
导读:协议离婚后因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纠纷起诉的流程:首先确定管辖法院,一般向被告住所地基层法院起诉,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管辖。接着准备起诉状、身份证等起诉材料。然后提交立案,法院审查决定是否受理。之后排期开庭审理,双方举证、质证、辩论。最后法院判决,不服一审判决可上诉。
协议离婚后起诉流程是什么

一、协议离婚起诉流程是什么

协议离婚后起诉,通常是因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产生纠纷。流程如下: 1.确定管辖法院:一般向被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2.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状身份证结婚证离婚协议书、相关证据材料等。起诉状要写明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 3.立案:将起诉材料提交给法院立案庭,法院会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条件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并通知缴纳诉讼费;不符合的,裁定不予受理。 4.审理:法院会排期开庭审理,双方需按时参加庭审,进行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 5.判决: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作出判决。若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上诉。

二、协议离婚后能否依法起诉请求支付抚养费

协议离婚后能依法起诉请求支付抚养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离婚协议中关于子女抚养的条款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若一方不按协议约定支付抚养费,另一方有权以子女名义向法院起诉,要求其支付。 子女的抚养费请求权是基于身份关系产生,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该义务不因婚姻关系解除而消除。只要能证明对方未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法院一般会支持合理的诉求。起诉时,需准备好离婚协议、孩子的身份证明等证据,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按照协议约定或根据子女实际需要、当地生活水平等支付抚养费。

三、协议离婚后财产能否重判

协议离婚后财产一般不能随意重判,但存在特殊情形。根据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法院审理后,若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会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也就是说,只有在订立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法定情形,才有可能重新判决财产分割。 此外,若离婚后发现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协议离婚后起诉流程是什么,这其中包含着一系列严谨且重要的步骤。首先要确定管辖法院,接着准备好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然后向法院递交并等待受理通知等。若在这过程中,你对财产分割的后续处理有疑问,比如财产分割后发现有未处理的隐匿财产该如何维权;或者对子女抚养权变更的程序不太清楚,像怎样收集更有利于争取抚养权变更的证据等。这些与协议离婚后起诉流程紧密相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法律人士的精准解答,为你的权益保驾护航。

网站地图
更多

离婚最新文章

遇到离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