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案财产冻结一般多久
离婚案中财产冻结期限要根据财产类型确定。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冻结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不过,申请执行人可在期限届满前申请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法院应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的期限。也就是说,若申请执行人积极申请续冻,财产冻结状态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直至案件审理完毕、相关义务履行完毕或法院依规定解除冻结。
二、离婚案财产分割的条件有哪些
离婚案财产分割需满足以下条件:区分共同与个人财产。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因人身损害获赔的赔偿或补偿等属个人财产,不参与分割。财产来源合法。违法所得不受法律保护,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双方已进入离婚程序。不管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只有启动离婚,才涉及财产分割问题。遵循法定原则。包括男女平等原则,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原则,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等。如一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等过错,分割财产时可少分。协议离婚时,双方对财产分割达成一致且不违法即可;诉讼离婚时,法院依法律和事实判决。
三、离婚案财产损失怎么判决
离婚案中财产损失的判决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分清个人与共同财产: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共同财产原则上平均分割。一方故意造成财产损失,损害另一方权益的,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其少分或不分财产。查明损失原因:若因一方过错致财产损失,如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法院可判决其对受损方赔偿。例如转移存款,需返还并赔偿损失。考量实际情况:结合财产来源、双方贡献、生活状况等因素。如一方为家庭付出多,可适当多分财产弥补损失。遵循照顾原则: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若女方生活困难或抚养子女,会适当倾斜判决。
在离婚案中,财产冻结的时长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财产冻结的期限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若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二分之一。那么,离婚案中财产冻结还有哪些特殊情况呢?如果您对离婚案财产冻结期限及相关法律规定仍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