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后能否起诉医疗费
离婚后可以起诉医疗费,但需分情况。若离婚时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给予适当帮助,如患病方因治疗疾病导致生活困难,可依据相关规定要求对方给予经济帮助以支付部分医疗费。
如果涉及夫妻共同债务的医疗费,离婚时未处理,债权人有权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承担,一方承担后可向另一方追偿。另外,若因一方过错导致另一方人身损害产生医疗费,受害方在离婚后也可基于侵权责任起诉要求赔偿。不过起诉要在诉讼时效内进行,并且需提供医疗费用票据、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来证明费用的合理性与关联性。
二、离婚后能否继承家产
离婚后一般不能继承对方的家产。法定继承中,配偶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但离婚意味着双方婚姻关系解除,不再具有配偶身份,也就丧失了法定继承权。
不过,如果被继承人订立遗嘱,明确将财产留给原配偶,那么原配偶可依遗嘱继承遗产。因为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被继承人有权按自己意愿处分个人财产。所以,通常情况下离婚后无法法定继承对方家产,但有遗嘱指定继承时可以获得相应财产。
三、离婚后能否分转业费
离婚后转业费可进行分割。涉及分割发放到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数额为夫妻共同财产。年平均值是指将发放到军人名下的上述费用总额按具体年限均分得出的数额,具体年限为人均寿命七十岁与军人入伍时实际年龄的差额。比如,军人入伍时20岁,发放的转业费总额为50万,夫妻婚姻关系存续10年,年平均值为50万÷(70-20)=1万,夫妻共同财产部分就是1万×10=10万,这10万可在离婚时进行分割。
在探讨离婚后能否起诉医疗费这个问题时,我们了解到在特定情况下是可行的。比如,离婚时一方隐瞒了重大疾病,另一方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情形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来支付相关医疗费。那么,如果离婚协议中约定了医疗费的分担,但一方不履行呢?这种情况下,另一方同样有权起诉要求对方按照协议履行。又或者,离婚后发现某些医疗费本应属于夫妻共同承担范围却未处理的,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你是否在离婚后医疗费问题上存在疑问呢?若有,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