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手房定金合同无效怎么办
若二手房定金合同无效,依据《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若卖方过错致合同无效,卖方应返还定金,若买方有其他直接经济损失,卖方还需赔偿。比如买方为购房做准备产生的合理费用等。若买方过错,卖方虽应返还定金,但买方可能要赔偿卖方的合理损失,如为卖房做准备的费用。若双方都有过错,按过错程度分担损失。当事人可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收集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二、二手房定金合同无效有哪些情形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二手房定金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
1.主合同无效:定金合同是从合同,若二手房买卖合同无效,定金合同也随之无效。比如合同因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像买卖的二手房为违章建筑,合同自始无效,定金合同亦无效。
2.主体不合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定金合同无效。如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签订的二手房定金合同。
3.意思表示不真实: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定金合同无效。
4.内容违法: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无效。例如房屋总价100万,定金超过20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三、二手房定金已交,能否退还
二手房定金能否退还需分情况判断。
若因收受定金一方(通常是卖方)原因导致合同无法订立或履行,比如卖方将房屋转卖他人,根据《民法典》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买方)有权要求双倍返还定金。
若因给付定金一方(买方)自身原因不履行约定债务,比如买方突然不想买了,此时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若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如政策变动导致无法办理贷款、房屋被政府列入征收范围等,致使合同不能订立,收受定金的一方应当返还定金。
所以,定金能否退还关键看违约方是谁以及是否存在不可归责于双方的情况。
当面临二手房定金合同无效的情况时,首先要明确合同无效的原因。若因一方欺诈、胁迫订立合同导致无效,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比如因卖方故意隐瞒房屋重要瑕疵致使合同无效,买方有权要求卖方赔偿损失。若因合同内容违法等其他原因无效,双方应根据过错程度分担责任。像因违反法律关于房屋交易资格规定而无效,过错方需承担相应后果。您是否在二手房定金合同无效的问题上感到迷茫呢?如果对如何处理合同无效后的赔偿、责任划分等还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