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责任 >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如何解决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如何解决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07 · 1648人看过
导读:医疗事故争议有三种解决途径。一是协商解决,医患双方自行就赔偿等协商一致签协议,便捷省时。二是行政调解,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其查明事实后促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三是民事诉讼,协商、调解不成可向法院提起,需准备病历等证据,法院依事实法律审理判决。解决时要注意收集保存证据维护权益。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如何解决

一、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如何解决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协商解决:医患双方可自行就赔偿等事宜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这是最便捷的方式,能节省时间和精力。 2.行政调解:当事人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双方自愿达成赔偿协议。 3.民事诉讼:若协商、调解不成,当事人可向人民法提起民事诉讼。需准备好相关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等,以证明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及自身损害后果。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发生医疗事故过两年才申诉有效吗

一般来说,发生医疗事故过两年申诉是有效的。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所以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医疗事故发生起两年去申诉,未超诉讼时效。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若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同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病历、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以便在申诉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发生医疗事故怎样正确表达诉求

发生医疗事故后,可按以下方式正确表达诉求: 首先,及时与医疗机构沟通,以书面形式提出诉求,详细说明患者基本信息、医疗经过、认为存在的问题及期望的解决方案,如赔偿金额、后续治疗安排等,表达要客观、冷静。 若与医疗机构沟通无果,可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投诉,提交申请书,内容涵盖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具体情况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依法处理。 还可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明确事故等级和责任程度,为诉求提供专业依据。 若上述途径无法解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撰写起诉状,阐明事实和理由、诉讼请求,由法院依法判决。表达诉求过程中,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等。

当面临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如何解决的问题,大家要知道解决途径并不单一。协商调解是较为常见的方式,医患双方可以就赔偿等事宜进行沟通协商。若协商不成,还能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来明确责任,之后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往往会有许多疑问,比如如何收集有利证据、鉴定程序具体是怎样的等。要是你正为医疗事故争议的解决而发愁,或者对相关后续问题心存困惑,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依据你的具体情况,为你提供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助你妥善处理医疗事故争议。

网站地图
更多

医疗事故责任最新文章

遇到医疗事故责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