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判决书生效时间起算点如何计算
刑事判决书生效时间起算点分以下情况。一审的刑事判决书,若被告人、检察院在收到判决书次日起十日内未上诉、抗诉,期满后生效,起算点为被告人、检察院收到判决书的次日。
二审的刑事判决书,作出即生效,也就是宣判之日判决书开始生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刑事判决书,一经作出即生效,宣判时间就是起算点。刑事判决书生效意味着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需按判决内容履行相应义务。
二、刑事判决书是否需要送给被害人亲属
一般情况下,刑事判决书应当送达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诉讼代理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送达判决书等诉讼文书是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重要环节。对于被害人而言,其有权知晓判决结果,这涉及到他们在刑事诉讼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等。若被害人死亡,其近亲属也有权利获得判决书,了解案件最终的处理结果,这有助于他们对判决进行监督,若对判决不服,还可在规定时间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等。同时,诉讼代理人基于代理权限,也应获得判决书以保障其能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所以,刑事判决书通常需要送给被害人亲属。
三、刑事判决书生效后能否上诉
刑事判决书生效后不能上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等,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上诉期限为收到判决书次日起十日内。若在该期限内未上诉,判决即生效。
判决生效后若当事人仍有异议,不能通过上诉解决,但可通过申诉途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可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不过申诉期间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关于刑事判决书生效时间起算点如何计算,这在司法程序中是个关键问题。不同类型的刑事判决书生效时间起算点有所不同。例如一审判决,如果被告人未上诉、检察院未抗诉,上诉期满之日起生效;若有上诉或抗诉,则需经过二审裁判后才确定生效时间。生效时间起算点的准确计算,关系到判决的执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确定等诸多方面。要是您对刑事判决书生效时间起算点的具体计算情形,如再审判决后的生效时间起算等还有疑问,或者在相关法律事务中遇到困扰,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精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