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诉讼归哪里管
虚假诉讼一般由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管辖。
在刑事层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若发现虚假诉讼犯罪线索,由犯罪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以及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
在民事层面,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若发现存在虚假诉讼情形,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实施虚假诉讼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等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虚假诉讼该由哪个部门来处理
虚假诉讼一般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分工负责处理。
公安机关对涉嫌虚假诉讼犯罪的行为进行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对虚假诉讼犯罪行为依法提起公诉,并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若发现可能存在虚假诉讼情形,会进行审查判断。一旦查实构成虚假诉讼罪,将依法定罪量刑。
虚假诉讼不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还扰乱司法秩序。若发现身边有虚假诉讼线索,可向上述相关部门反映。需注意提供充分证据,以便相关部门准确判断和处理。
三、虚假诉讼的证据该如何进行收集
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
收集虚假诉讼证据,首先要从对方提交的证据入手,审查其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比如看证据是否存在伪造、变造痕迹,与案件事实逻辑是否相符。
调查案件相关的证人证言,核实证人陈述的真实性及与当事人关系。还可申请法院调查取证,如调取相关的银行流水、通讯记录等,看是否能发现当事人之间存在恶意串通、虚构事实的线索。另外,关注当事人在诉讼前后的行为表现,若存在不合理的异常举动,也可作为收集证据的方向,以证明其虚假诉讼的意图。但需注意,收集证据要合法合规,否则可能承担不利后果。
虚假诉讼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当遇到虚假诉讼的情况时,一般是由人民法院来进行管辖和处理。人民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审查和判定。一旦认定构成虚假诉讼,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虚假诉讼不仅损害了司法秩序,还可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你是否遭遇过疑似虚假诉讼的情况,或者对其处理流程还有疑问呢?如果对于虚假诉讼的管辖法院、后续处理方式等问题存在困惑,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帮你理清其中的法律关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