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纠纷起诉需要什么证据才能立案
医疗纠纷起诉立案需以下几类证据:
1.主体资格证据:证明原被告身份,如身份证、营业执照等,用以明确诉讼参与人。
2.医疗关系证据:像挂号单、病历、缴费凭证等,可证明患者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
3.损害后果证据:诊断证明、检查报告、伤残鉴定等,证实患者受到了损害结果。
4.因果关系初步证据:虽然不要求精确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但需提供初步线索,如封存的药品、医疗器械等。
需注意,提交的证据应真实合法,有明确的来源和获取方式。立案时,按被告人数提供副本,符合上述要求一般可完成立案。
二、医疗纠纷起诉受理费由谁交
在医疗纠纷起诉中,受理费通常先由原告预交。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交纳诉讼费用通知次日起7日内需交纳案件受理费。
不过,案件受理费的最终承担并非固定由原告负担。待案件审理终结时,一般由败诉方承担。若部分胜诉、部分败诉,人民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若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诉讼费用的负担可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此外,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可不预交案件受理费。
三、医疗纠纷起诉流程及费用谁承担
医疗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首先,收集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撰写起诉状,明确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
其次,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提交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法院受理后会通知缴纳诉讼费。
然后,法院排期开庭,庭审中进行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
最后,等待法院判决。
关于费用承担,诉讼费一般由原告先垫付。若原告胜诉,通常由被告承担;若部分胜诉,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双方分担比例。律师费一般由聘请方自行承担,除非双方有约定或法律有特别规定。
当探讨医疗纠纷起诉需要什么证据才能立案时,证据的完备性至关重要。除了病历、诊断证明等基础资料外,医疗费用清单、护理记录等也都不可或缺。此外,若存在医疗事故鉴定报告,那更是有力的立案证据。这些证据相互印证,才能为立案提供坚实支撑。你是否正面临医疗纠纷却不知如何准备立案证据呢?如果对医疗纠纷起诉所需证据的具体类型、收集方式及其他相关法律问题仍有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助你明晰维权方向,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