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期是多久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期是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20 · 1281人看过
导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期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算。但自权利受损超二十年,法院一般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延长。医疗纠纷中若有特殊情形致权利人不能及时主张权利,要保留证据,合理时间内咨询专业法律意见,必要时可申请延长诉讼时效。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期是多久

一、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期是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因此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期一般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在医疗纠纷中,如果存在特殊情形导致权利人不能及时主张权利,需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并在合理时间内咨询专业法律意见,必要时可向法院申请延长诉讼时效

二、医疗纠纷诉讼中要如何举证

医疗纠纷诉讼中,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但因医疗行为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存在举证责任倒置的特殊情况。

患者需对其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医疗关系、损害后果等承担初步举证责任,比如提供病历、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

医疗机构则需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其应提供相关病历资料、医疗技术规范、医护人员资质等证据。

若医疗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等,可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双方都应妥善保存证据,以便在诉讼中有力支撑自身主张,维护合法权益。

三、医疗纠纷诉讼中律师参与环节有啥

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律师可参与多个关键环节。

立案阶段,律师会协助收集、整理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等,起草符合规范的起诉状,确定合理的诉讼请求和被告,办理立案手续。

庭审前,律师会进行证据交换,对对方证据进行质证准备。还会申请医疗损害鉴定,确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等。

庭审过程中,律师代表当事人陈述事实、发表代理意见,围绕争议焦点进行辩论,对鉴定人、证人等进行询问,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判决后,若当事人对结果不服,律师可分析是否有上诉必要,若上诉则协助准备上诉材料,进入二审程序。若判决生效,对方不履行,律师可代理申请强制执行

当探讨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期是多久时,要知道这是一个关键的法律时间节点。一旦超过诉讼时效,患者可能会丧失胜诉权。而且不同情况的医疗纠纷,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也有所不同。比如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在一些特殊情形下会有特殊规定。若你对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期还有诸如如何确定起算点、中断时效的情形等疑问,别错过获得专业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剖析,帮你明晰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期相关法律要点,妥善维护自身权益。

网站地图
更多

医疗事故责任最新文章

遇到医疗事故责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