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终止 > 解除合同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解除合同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19 · 1432人看过
导读:解除合同协议一般具法律效力,要满足一定条件。依《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需行为人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法违规和公序良俗。解除合同协议若由适格当事人签订,意思表示真实且内容合规,就具效力。若合同有特别约定,协议解除要符合约定。协议生效后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双方需履行后续事项。
解除合同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解除合同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解除合同协议一般具有法律效力,但需满足一定条件。

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若解除合同协议由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签订,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且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该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

此外,若合同有特别约定解除方式,协议解除需符合约定。协议生效后,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双方应按协议履行后续事项,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二、解除合同协议签了还能仲裁

签了解除合同协议仍可能仲裁,需看具体情况。

若协议明确约定纠纷解决方式为仲裁,且仲裁条款有效,一方认为对方未按协议履行,或对协议内容的理解、效力等存在争议,可依约定申请仲裁。例如协议约定了退款金额和时间,一方未履行退款义务,另一方可申请仲裁。

若协议未约定仲裁,且纠纷属于《仲裁法》规定的可仲裁范围,双方事后达成仲裁协议,也能申请仲裁。但如果既无事先约定,事后又未达成仲裁协议,则不能申请仲裁,可考虑通过诉讼解决纠纷。

三、解除合同协议有法律效益吗

解除合同协议一般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若解除合同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且双方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该协议自成立时生效。

例如,甲乙签订买卖合同,之后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解除合同协议,明确约定解除原合同及相关权利义务处理,此协议就有效。但如果协议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可撤销情形,或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如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协议效力会受影响,可能被撤销或认定无效。

当我们探讨解除合同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时,要明确其有效性通常需满足一定条件。比如协议内容需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而且,解除合同的程序也应符合法律规定。若合同有特殊约定解除条件,还需对照该条件审视协议是否达成。一旦解除合同协议具备法律效力,双方就需按照协议履行各自义务。倘若你对解除合同协议的法律效力细节仍有疑问,像协议生效后对方不履行义务该如何处理,或者如何确保协议的法律效力等问题,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合同终止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终止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