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刑事案件中,什么人可以提出申诉

刑事案件中,什么人可以提出申诉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11 · 1832人看过
导读:刑事案件申诉主体有两类。一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当事人如犯罪嫌疑人等,法定代理人指特定代表,近亲属含配偶等,他们认为生效裁判有误可申诉;二是案外人,案件处理结果涉及其权益,如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且无法新诉解决时,可申诉。申诉是权利,但不必然引发再审,需法院审查符合条件才启动。
刑事案件中,什么人可以提出申诉

一、刑事案件中,什么人可以提出申诉

在刑事案件中,申诉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当事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近亲属则包含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他们若认为生效裁判确有错误,有权提出申诉。

案外人:如果案件的处理结果涉及其合法权益,案外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也可申诉。例如,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且无法通过新的诉讼解决的,可以向法院申诉。

申诉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权利,但申诉并不必然引起再审程序,需经法院审查符合法定情形才会启动再审。

二、刑事案件中刑事拘留能折抵缓刑

刑事拘留可以折抵缓刑考验期

根据法律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而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这里的羁押就包括刑事拘留期间。所以,如果后续被判处缓刑,刑事拘留的时间是可以折抵缓刑考验期的。例如,某人被先行刑事拘留10天,后被判处缓刑,其缓刑考验期的起始时间会相应减去这10天。

三、刑事案件中律师不准会见有哪些情形

在刑事案件中,律师不准会见主要有以下情形:

一是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需经侦查机关批准。这是为保护国家安全相关信息。

二是在侦查阶段,若案件情况特殊,如重大复杂且律师会见可能干扰侦查活动,经侦查机关批准,律师会见也会受限。

三是看守所安排会见的时间、方式等存在特殊情况,比如因疫情防控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按常规安排会见。

四是律师违反会见纪律和规定,如携带违禁物品进入会见场所、传递与案件无关信息等,可能被看守所暂停或取消会见资格。

若遇不准会见情形,律师可向办案机关了解原因,通过合法途径申请恢复会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在刑事案件中,了解什么人可以提出申诉至关重要。除了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申诉外,案外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侵害其合法权益,也可以提出申诉。申诉是对司法公正的一种追求与保障。若你对刑事案件申诉主体的范围仍有疑问,比如不同主体申诉的具体流程差异,或者申诉被驳回后的救济途径等,不妨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读,帮你拨开法律迷雾,让你在面对刑事案件申诉相关问题时不再迷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