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收养赡养 > 收养子女的法定程序

收养子女的法定程序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02 · 10381人看过
导读:1、收养人1、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2、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证件和材料:1、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2、由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3、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收养子女的法定程序

只有通过法定的程序收养子女,收养关系才能成立,并得到法律保护。那么,当事人收养子女的法定程序是什么?我国法律对此有哪些明文规定?下面由律图小编就以上问题为你做具体介绍吧。

根据我国收养法律规定,收养登记的法定程序是:

1、收养人向收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收养人需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递交申请书,收养书、申请书的具体内容应写明收养的目的,对被收养人人格、人身等各方面合法权益的保证及其他事项。收养人应提供的材料:

1)居民身份证和户籍证明;

2)申请人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收养人的年龄、婚姻、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等能力的证明;

根据被收养人的不同情况,还需提供下列材料:

1)收养的是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还需提供社会福利机构同意收养的证明;

2)收养弃婴和儿童,须出具主管部门查找不到其亲生父母的证明;

3) 收养残疾儿童的,提供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残疾状况证明书。

《收养法》第十五条规定,收养登记机关是县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在弃婴和儿童发现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2、审查

收养登记机关对收养人提出的申请和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准予登记,不符合条件的责令被收养人补交相关材料。

3、登记

对经审查合格的收养人发给《收养证》,自收养登记之日起收养关系成立。经法定收养登记程序的收养关系,受法律保护。

从上面内容可知,收养子女需要经历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步骤。另外,如果是特殊收养情形,还须符合我国法律关于特殊收养的规定。如果你对收养的条件和程序还有其他问题,欢迎你到我们律图官网提问,我们将尽快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

收养赡养最新文章

遇到收养赡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