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医疗事故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4 · 8424人看过
导读:1、医疗事故的主体必须是有从医资格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2、医务人员必须有过错(过失)。3、患者必须有损害事实。4、损害与过错之间要有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一般来讲,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或者医疗机构主观方面的过失对患者一方造成利益损害的行为。医疗事故是最常见的医疗纠纷,现今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如何处理医疗事故是大家有必要了解的问题,但是有些情形不一定会构成医疗事故,下面律图网的小编为您介绍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一、医疗事故构成要件

1、主体。必须是依法取得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这些机构指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疗养院、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妇幼保健院(站、所)、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等。医务人员指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的医师、护士、药师及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如果没有执业资格的人员行医按非法行医处理,不能进入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2、行为的违规性。指医疗行为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常规、规范等。

3、主观方面具有过失。即从心理上存在着的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如果主观方面不是过失而是故意,不能进入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如果主观方面属于意外也不能进入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4、医疗过失与患者伤亡、明显损害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患者伤亡的结果与医务人员主观方观的过失、违规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而不是间接的。

二、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

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

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3.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4.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没有异议的,可以就处理方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区、县或医科大学申请处理。对该处理决定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由此可见,医疗事故一般是医疗机构一方的主观方面的过失造成的,如果是不可避免的自然原因,例如手术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事故,这种情形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实际情形下,医疗事故的认定比较复杂,如果您还需要了解更多与之相关的信息,可以到律图网找在线律师进行咨询!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医疗事故鉴定相关

  • 1398次阅读
  •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违章医疗行为的医务人员。
    2024-02-28 1456次阅读
  • 2023.03.01 4565次阅读
  • 336次阅读
  • 具体构成要件是:一、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是过失;二、有损害结果。即当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功能障碍之情形发生时,才可能构成医疗事故。三、上述二者要有因果关系。
    2024-02-21 1021次阅读
  • 2023.03.08 7893次阅读
  • 305次阅读
  • 一般的医疗过错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如果医疗过错没有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肯定是不构成医疗事故的。
    2024-02-28 1235次阅读
  • 2023.03.10 8633次阅读
  • 37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医疗事故鉴定最新文章

遇到医疗事故鉴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