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 怎样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怎样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01 · 2005人看过
导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时附带解决其犯罪行为造成物质损失赔偿问题的诉讼活动。提出要在刑事案件立案后至一审判决宣告前,向受理刑事案件的法院提交附带民事起诉状,写明相关信息、诉求、事实理由并提供证据,法院会在刑事诉讼中一并审理,赔偿限于物质损失且遵循法律规定标准和计算方式。
怎样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一、怎样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需在刑事案件立案后及时提出,最晚在一审判决宣告前。需向受理刑事案件的法院提交附带民事起诉状,写明原告人、被告人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如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事实和理由(说明犯罪行为给你造成物质损失的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如医疗票据、误工证明等)。法院受理后,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一并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需注意,赔偿范围限于因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且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和计算方式。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是怎样的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

1.人身损害赔偿: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若造成残疾,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造成死亡的,有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2.财产损失赔偿:指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如财物被损毁的价值等。

需注意,对于精神损害赔偿,一般情况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予支持,但存在特殊情况,如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具体赔偿范围及数额,要依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证据,通过法定程序确定。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支持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一般情况下精神损害赔偿是不被支持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其主要原因在于,犯罪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通过对犯罪分子科以刑罚等方式已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抚慰和补偿。但存在例外情形,如因受到犯罪侵犯,造成人身权利损害、财物毁坏等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所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通常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但物质损失赔偿请求可能得到支持。

当我们探讨怎样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首先要明确其适用条件与范围。在提出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比如要证明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等情况。若想进一步了解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具体流程细节,像何时提出最为合适,提交材料的具体要求等,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助力您清晰掌握整个流程,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确保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顺利进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