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纠纷 > 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

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04 · 11573人看过
导读:1、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2、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三年)。
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

关于诉讼时效很多没有系统学过法律的人不知道有这种法律规定,因此便经常出现因超过诉讼时效而莫名其妙地败诉的事例。什么是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又有哪些,超过诉讼时效会有哪些法律后果?律图将在本文章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依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

二、诉讼时效有哪几种

一般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一般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二年。

短期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不合格的产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

特殊诉讼时效:是指《民法通则》以外法律法规特别规定的时效。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货物买卖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期限为四年。 最长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最长时效为20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适用于一切民事纠纷。

三、超过诉讼的法律后果

(一)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

(二)债权人丧失胜诉权。债权人告到法院,如果法院审查认为没有正当理由而时效已过的话,就不能判他胜诉。在法学上,将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称为“自然债务”;

(三)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由于不知道时效规定或者明知道时效规定而自愿履行债务的,不得又以时效已过为由请求返还。

超过诉讼时效丧失的是实体胜诉权,程序上还是可以起诉的。法院受理,但是对方可以以超过诉讼时效为抗辩理由,法院会判原告败诉。但是对方如果不提出超过诉讼时效这个抗辩理由的话,法院也不会主动审查。生活中遇到此类事情可以咨询律图。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

债务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债务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