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民法典可撤销的法律行为有哪些

民法典可撤销的法律行为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9.28 · 1673人看过
导读:民法典规定的可撤销法律行为有:重大误解,因对行为性质等错误认识致后果与意思相悖且损失较大可撤销;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危困等情形致成立时显失公平,受损害方有权撤销;欺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实施的行为,受欺诈方有权撤销;胁迫,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实施的行为,受胁迫方有权撤销。
民法典可撤销的法律行为有哪些

一、民法典可撤销法律行为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的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重大误解,当事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撤销。

二是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

三是欺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

四是胁迫,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撤销。

二、民法典可撤销婚姻有哪几种情形

民法典规定可撤销婚姻有两种情形。一是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胁迫是指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二是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民法典可撤销婚姻如何分割财产

可撤销婚姻被撤销后,财产按同居期间财产处理。双方能协议处理财产分割,达不成协议的,由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判决。

同居期间所得财产,不适用法定夫妻财产制。主张财产为个人所有的一方,需举证证明。法院审理时,会综合考虑双方对财产的贡献大小等因素。若一方在婚姻中有过错,导致婚姻被撤销,如胁迫方,法院会倾向于保护无过错方,适当多分财产给无过错方,以平衡双方利益。

当我们探讨民法典可撤销的法律行为有哪些时,除了文中提到的重大误解、欺诈、胁迫等常见情形外,还有显失公平这一重要方面。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你是否对这些可撤销法律行为的具体认定和处理存在疑问呢?如果对于民法典可撤销法律行为的范围、撤销程序或者相关权益保障等问题还有困惑,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