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无效的损害赔偿怎么算
合同无效后,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因合同无效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例如,一方因信赖合同有效而支出的费用,如差旅费、准备履行合同的成本等,都可纳入损失范围。如果合同无效导致对方错过与他人交易的机会,预期利益损失在合理范围内也可能得到支持。具体计算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各项损失因素,并遵循上述原则确定赔偿数额,以平衡双方因合同无效产生的利益失衡。
二、合同无效的情况能退费吗
合同无效时能否退费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合同无效是因一方过错导致,有过错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损失,包括已履行合同的费用等,可能涉及退费。比如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致其无效,欺诈方需赔偿对方损失,可能退还相关费用。
若合同无效是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根据公平原则,双方应各自返还因合同取得的财产。例如因自然灾害致合同无法履行而无效,双方应互返财产,可能涉及部分或全部费用退还。
若双方对合同无效均无过错,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担损失,确定是否退费及退费范围。总之,合同无效后的退费要综合考量合同无效原因及双方在其中的责任等因素来判断。
三、合同无效的认定由谁决定
合同无效的认定需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依法决定。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存在法定无效情形,如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当事人不能自行认定合同无效,而是要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并作出是否无效的裁决。或者依据合同约定的仲裁条款,提交至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作出认定。未经法定程序认定,合同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只有经法院或仲裁机构依法确认无效,才产生相应法律后果。
当我们探讨合同无效的损害赔偿怎么算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首先,要确定因合同无效导致的实际损失,比如直接的经济支出、预期利益的丧失等。而且,对于过错方造成的间接损失,在合理范围内也可能需要赔偿。另外,如果一方恶意促成合同无效,其赔偿责任可能会更重。合同无效后的损害赔偿计算并非简单之事,存在诸多细节与争议点。倘若你在合同无效损害赔偿计算方面还有疑问,诸如如何确定具体损失范围、怎样追究过错方责任等,不妨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解答,理清困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