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履行不能怎么样赔偿
合同履行不能分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自始履行不能属合同无效情形,过错方应按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对方信赖利益损失,涵盖为缔约支出的合理费用等。
嗣后履行不能又分可归责于一方或双方与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情况。若可归责,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对方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直接损失如因对方不履行合同而多支出的费用,可得利益损失指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若不可归责,如不可抗力致履行不能,当事人通常无需承担赔偿责任,但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按公平原则分担损失。
二、合同履行不能能否视为解除
合同履行不能不一定视为解除。
根据法律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当出现合同履行不能且符合不可抗力等法定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若一方因自身原因导致履行不能,另一方有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解除合同或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比如要求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所以合同履行不能并不必然等同于合同解除,需综合判断履行不能的原因及是否符合法定解除条件等因素。例如,因洪水导致标的物灭失无法履行合同,可能构成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此时可解除;若因一方故意违约造成履行不能,则另一方有权按违约情形处理,而非简单视为解除。
三、合同履行不明能怎么处理
合同履行不明时,可依《民法典》相关规定处理。首先,当事人可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若仍无法确定,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当遇到合同履行不能的情况时,赔偿问题至关重要。除了文中提到的常见赔偿方式,还需考虑因合同履行不能给对方造成的可得利益损失赔偿。比如对方本可基于该合同获得的利润等。而且,如果合同中有关于违约赔偿的特别约定,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就需按照约定执行。若在合同履行不能赔偿方面,您还有诸如赔偿范围界定不清、如何确定可得利益损失等疑问,别再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全面剖析,精准解答,助您明晰自身权益与应承担的责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