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自诉 > 控方在什么情况下构成侵占罪

控方在什么情况下构成侵占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29 · 1669人看过
导读:侵占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等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还的行为。控方构成此罪通常要满足存在特定情形、实施非法占有行为、数额较大、经要求拒不交还这几点。如甲受乙委托保管贵重物品后私自变卖并拒还,数额达标准,控方可能据此以侵占罪对甲提起诉讼。
控方在什么情况下构成侵占罪

一、控方在什么情况下构成侵占罪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控方构成侵占罪通常需满足以下情况:其一,存在代为保管他人财物等特定情形,如受委托保管、借用后拒不归还等;其二,实施了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如擅自变卖、消费等;其三,数额较大,一般达到法定标准,如1万元至3万元以上等;其四,经他人要求归还而拒不交还。

例如,甲受乙委托保管其贵重物品,甲却将该物品私自变卖且拒绝归还乙,达到数额较大标准,此时控方就可能以侵占罪对甲提起诉讼。

二、控方何种行为会被认定为侵占罪

侵占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不是控方。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比如,甲受乙委托保管财物,甲却私自将财物据为己有且经乙多次催要仍不归还,数额达到当地规定的较大标准,就可能构成侵占罪。再如,丙捡到他人遗忘在某地的贵重物品,拒不归还,也可能涉嫌此罪。构成侵占罪需满足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等条件,司法实践中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综合判断是否构罪。

三、控方哪些情况会被判定为挪用公款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具体而言,控方若存在以下情况会被认定为此罪:一是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二是实施了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行为,如将公款供个人或他人进行非法活动,像赌博、走私等;或用于营利活动,如炒股、办企业等;或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归还。需注意,不同情形在数额标准等方面有具体规定。

在了解了侵占罪的定义、构成情况以及实际案例后,相信大家对侵占罪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涉及代为保管财物等情况,或者对侵占罪的其他相关问题,比如侵占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侵占罪与其他类似罪名有何区别等还有疑问。别让这些疑惑困扰您,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的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帮您拨开法律迷雾,让您对自身权益有更准确的把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