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未成年构成的犯罪会怎么处罚

未成年构成的犯罪会怎么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25 · 1254人看过
导读:未成年构成犯罪的处罚依具体情况而定。不满十四周岁犯罪,不负刑责;已满十四不满十六,犯特定八类罪负刑责;已满十六犯罪应负刑责。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年龄、情节、悔罪表现等,通常从轻或减轻处罚,还可能适用缓刑等刑罚,旨在教育挽救。法律设有专门的未成年人司法程序,保障其合法权益。
未成年构成的犯罪会怎么处罚

一、未成年构成的犯罪会怎么处罚

未成年构成犯罪的处罚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在量刑时会考虑其年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通常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可能会根据案件情况适用缓刑管制拘役刑罚,以教育和挽救未成年罪犯,避免其在服刑过程中受到不良影响。法律还规定了专门的未成年人司法程序,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未成年犯罪处罚时会考虑哪些特殊因素

在对未成年犯罪处罚时,会考虑以下特殊因素:

年龄因素:《刑法》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特定罪且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追诉才负刑责;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八种特定犯罪应负刑责;已满十六周岁犯罪,应负刑责。且对未成年人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教育改造:处罚注重教育和改造为主,惩罚为辅。会综合考量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社会交往等因素,判断其主观恶性和再犯可能性。

案件处理方式:司法机关可能采用非刑罚的处置措施,如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同时,在审理时一般不公开,保护未成年人隐私,避免对其未来生活造成过度不利影响。

三、未成年犯罪在哪些情形可免予刑事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犯罪在以下情形可免予刑事处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例如,被胁迫参与犯罪,且在犯罪中作用极小、危害不大的。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特定八类严重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对于初犯、偶犯,如果罪行较轻,悔罪表现好,并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可能免予刑事处罚。

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综合考量其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悔罪表现等,决定是否免予刑事处罚。

未成年构成犯罪的处罚是一个复杂且严肃的话题。除了要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量刑,还涉及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矫正。对于一些轻微犯罪,可能会采取非刑罚处罚措施,如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等。而对于较为严重的犯罪,会在法定刑幅度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并且,司法实践中也会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犯罪动机等因素。你是否对未成年犯罪处罚相关问题还有疑问呢?若对未成年犯罪后的具体量刑、教育改造方式等存在困惑,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