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侵犯他人隐私罪怎么判
1.侵犯他人隐私构成犯罪,常见的如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通常量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情节较轻时,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严重程度的判定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像涉及人数、信息数量、违法所得数额等。
3.比如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等五十条以上,就可能满足入罪标准。但要明确,具体量刑得依据案件实际情况,由法院依法判定。
二、刑法侵犯他人隐私附带民事赔偿咋判
在刑法中,侵犯他人隐私可能涉及非法侵入住宅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若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需考虑以下方面。
从责任认定看,要先明确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比如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隐私致其精神痛苦或财产损失。
赔偿范围包括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失如因隐私泄露致客户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按实际损失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法院会结合侵权手段、场合、行为方式、侵权行为造成后果、侵权人获利情况、过错程度等因素判定。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确定赔偿数额。若侵权人承担刑事责任,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诉求可能不被支持,但财产损失赔偿诉求合理的,法院会依法判决侵权人赔偿。
三、刑法侵犯他人隐私罪量刑有何标准
我国《刑法》未规定“侵犯他人隐私罪”,但侵犯隐私可能触犯相关罪名。
若侵犯个人信息,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司法实践中,对于“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有相应认定标准,比如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等一般认定为“情节严重”。
在了解刑法侵犯他人隐私罪怎么判后,我们来进一步探讨相关问题。侵犯他人隐私罪可能会根据犯罪情节轻重有不同量刑。情节较轻的,可能会处以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情节严重的,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并处罚金。如果涉及到非法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并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等恶劣情形,处罚会更严厉。若你在生活中遇到了类似隐私被侵犯的情况,或是对侵犯他人隐私罪的判定标准、量刑幅度等还有疑问,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提供更精准的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