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产纠纷 > 房屋租赁 > 可以解除租赁合同的情形有什么

可以解除租赁合同的情形有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20 · 1371人看过
导读:我国法律规定的可解除租赁合同的情形有两种。一是约定解除,即租赁合同明确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条件成就时,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可解除。二是法定解除,包括因不可抗力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如房屋因灾损毁;一方预期违约;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催告后合理期限仍未履行,如拖欠租金;一方违约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如房屋质量差影响使用。
可以解除租赁合同的情形有什么

一、可以解除租赁合同的情形有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解除租赁合同的情形如下:

1.约定解除:若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该条件成就时,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可解除合同。

2.法定解除:

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如因自然灾害导致租赁房屋损毁无法使用。

一方预期违约: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比如承租人长期拖欠租金,经出租人催告后仍不支付。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像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影响正常使用。

二、哪些情形下租赁合同可依法解除

根据《民法典》规定,这些情形下租赁合同可依法解除:

双方协商一致

出租人与承租人协商一致,可解除合同。

约定解除条件成就

若合同约定了解除条件,当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解除合同。

法定解除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双方均可解除。

2.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另一方可解除。

3.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对方有权解除。

4.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对方可解除。

5.不定期租赁,双方可随时解除,但应在合理期限前通知对方。

6.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出租人可解除。

7.租赁物危及安全或健康,承租人可随时解除。

三、租赁合同可被强制解除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我国法律,租赁合同可被强制解除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承租人方面:一是承租人未按约定方法或租赁物性质使用,致租赁物受损,出租人可解除;二是承租人未经同意转租,出租人在知道或应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可解除合同;三是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支付租金,经催告合理期限仍未付,出租人可解除。

出租人方面:租赁物危及承租人安全或健康,即便承租时已知瑕疵,承租人仍可随时解除。

其他情况: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在探讨可以解除租赁合同的情形有什么时,除了已解答的常见情形外,还有一些拓展情况值得关注。比如,若租赁物因不可抗力毁损、灭失,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双方均有权解除合同。并且,当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擅自转租时,出租人也能解除合同。此外,若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即使承租人订立合同时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也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你是否在租赁合同履行中遇到了可能涉及解除的状况呢?如果对于解除合同后的赔偿问题、手续办理等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更多

房屋租赁最新文章

遇到房屋租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