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次寻衅滋事如何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寻衅滋事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若为第一次寻衅滋事,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量刑。比如是否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等具体情形。
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有自首、立功、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谅解等从轻或减轻情节,可能会判处拘役、管制或者适用缓刑等较轻处罚。但如果犯罪情节严重,比如造成他人重伤、死亡等后果,量刑会相应加重。具体量刑需由法院依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法判定。
二、初次寻衅滋事在哪些情形下能轻判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初次寻衅滋事若存在以下情形,可能轻判:
具有法定从轻情节:比如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自首行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准自首;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
积极补救:案发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表明其有悔罪表现,可能酌情从轻处罚。
主观恶性小:比如是因日常生活中的偶发矛盾纠纷,借故生非实施寻衅滋事行为,且情节较轻的,相较于蓄意、恶劣动机的寻衅滋事,可能轻判。
三、首次寻衅滋事在哪些情形下能轻判
首次寻衅滋事在以下情形下可能轻判:
犯罪情节方面:实施寻衅滋事行为危害后果较小,如未造成人员重伤,公私财物损失不大;行为手段并非恶劣,未持械滋事等。
犯罪主体方面:犯罪人是初犯、偶犯,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犯罪人若是未成年人、年满七十五周岁老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依法可从宽处罚。
悔罪表现方面:犯罪人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从轻处罚;有立功表现,如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也可从轻处理;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法院量刑时也会酌情考量。
当我们探讨第一次寻衅滋事如何判时,其实背后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了解。比如,即使是初次寻衅滋事,如果造成他人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可能会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更严重的罪名定罪处罚。而且,若寻衅滋事过程中有损毁公私财物的情况,除了刑事处罚外,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另外,犯罪嫌疑人若在事后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在量刑时也会予以考虑。你是否对第一次寻衅滋事的量刑细节还有更多疑问呢?如果对于寻衅滋事的定罪标准、量刑情节等问题存在困惑,别错过解决疑惑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