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发生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的会受到什么处罚

发生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的会受到什么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6 · 1809人看过
导读:我国法律规定,发生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及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属加重情节。若因逃避法律追究逃跑致被害人得不到救助死亡,在此幅度量刑;若将被害人带离现场隐藏或遗弃致其死亡或严重残疾,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此类行为性质恶劣,会受严厉刑事制裁。
发生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的会受到什么处罚

一、发生事故致人死亡逃逸的会受到什么处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发生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里涉及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是加重情节。如果是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就会在此幅度内量刑。若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总之,这种行为性质恶劣,会受到严厉的刑事制裁。

二、事故致人死亡逃逸后自首减轻处罚

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又自首,存在减轻处罚的可能。

依据《刑法》,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事故致人死亡逃逸后自首,符合自首条件。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犯罪事实、情节、危害后果以及自首情节等因素。若自首行为体现出行为人主观恶性有所降低,积极认罪悔罪司法机关可能会基于自首情节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但最终是否减轻以及减轻幅度需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判定。

三、事故致人死亡逃逸后能否争取从轻处罚

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在一定情形下可争取从轻处罚。

依据《刑法》,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不过,若存在以下情况,有从轻可能:其一,逃逸者主动投案自首,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二,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法院在量刑时会酌情考虑;其三,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构成坦白,也可能从轻处罚。

但逃逸是加重情节,从轻处罚的幅度会受限。具体能否从轻及从轻幅度,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由法院综合判定。

当探讨发生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的会受到什么处罚时,除了已知的刑事处罚吊销驾照等,还有一些相关后果值得关注。逃逸者在民事赔偿方面需承担更重的责任,受害者家属的各项赔偿诉求,逃逸者几乎难以推脱。而且逃逸行为可能导致其保险理赔受限,很多保险条款明确规定,肇事逃逸属于免责范围。若因逃逸延误了对受害者的救治,逃逸者的法律责任会进一步加重。如果你对事故致人死亡逃逸后的民事赔偿流程、保险理赔纠纷等问题有疑问,别错过解决之道。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