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非法采矿罪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非法采矿罪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5 · 1652人看过
导读:非法采矿行为危害大,严重破坏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刑法规定,犯非法采矿罪,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采用破坏性方法开采致资源严重破坏,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相关部门应加强开采监管,建立审批监督机制,加强;司法机关要严惩此类行为,形成震慑。
非法采矿罪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一、非法采矿罪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

1.非法采矿行为危害极大,会对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刑法针对此明确了相应的定罪量刑标准。犯非法采矿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如开采矿产品价值或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在十万元至三十万元以上;“情节特别严重”是数额达上述标准五倍以上。

2.对于采用破坏性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3.为减少此类犯罪,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矿产开采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审批和监督机制。同时,要加强宣传,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司法机关要加大打击力度,对非法采矿和破坏性采矿行为依法严惩,形成有效震慑。

二、非法采矿造成生态破坏要担何法律责任

非法采矿造成生态破坏需承担多方面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上,依据《刑法》,违反矿产资源法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等情形,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刑罚更重。

行政责任方面,根据《矿产资源法》,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并处罚款;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上,非法采矿者要对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赔偿。需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生态环境损害调查等合理费用。受损方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三、非法采矿引发环境损害法律如何追责

非法采矿引发环境损害,可从民事、行政、刑事三方面追责。

民事上,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受损方有权要求非法采矿者承担修复责任和赔偿损失,赔偿范围包括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期间服务功能损失等。

行政方面,《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规定,自然资源和环保部门可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采矿许可证。

刑事领域,《刑法》规定,违反矿产资源法,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等情形,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可能触犯污染环境罪,数罪并罚

当探讨非法采矿罪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问题时,除了对判刑标准的了解,还有相关拓展要点值得关注。比如非法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的鉴定问题,这直接影响着量刑的轻重。而且,非法采矿行为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犯罪人可能还需承担相应的生态修复责任。另外,若存在单位犯非法采矿罪的情况,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会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如果您对非法采矿罪的定罪证据单位犯罪的具体情形等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精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