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裁决书下来之后多久失效
1.裁决书通常作出之日起就具法律效力,无“失效”一说。若有法定撤销情形,如证据伪造等,经法院合议庭审查核实后裁定撤销,裁决便自始无效。
2.裁决书履行期限届满,一方未履行义务,另一方可在两年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超过两年申请执行期限,法院可能不予受理。
3.不同类型裁决书在法律规定和执行程序上有差异。若想了解特定类型裁决书的时效等问题,应咨询专业律师。
二、裁决书失效后还有哪些法律补救办法
一、裁决书下来之后多久失效
裁决书失效需区分是仲裁裁决书还是法院判决书。
若是仲裁裁决书,失效可能因超过申请执行时效等。若仲裁裁决有《仲裁法》规定的可撤销情形,如没有仲裁协议、仲裁庭组成或仲裁程序违法等,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仲裁委所在地中级法院申请撤销;若已过申请执行时效,可与对方协商履行,若对方自愿履行则不受时效限制。
若是法院判决书,一般不存在失效概念,但可能超过申请强制执行期限。若超期,也可与对方协商,对方同意履行也可行;若存在程序严重违法、事实认定错误等,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申请再审。
三、裁决书失效后法律救济途径有哪些
裁决书失效通常指超过申请执行期限、被撤销等情形,救济途径如下:
因超期未申请执行:若因自身原因超过申请执行期限,法院不再受理执行申请。但双方可自行达成新的履行协议,若对方不履行,可依据新协议起诉。
裁决书被撤销:如果裁决书被法院撤销,对于劳动争议仲裁,可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对于商事仲裁,双方可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需注意不同裁决书类型和失效原因,应适用不同救济程序,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保障权益。
当探讨裁决书之后多久失效时,这其中涉及多种因素。不同类型的裁决书失效时间有所不同,比如劳动仲裁裁决书,若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该裁决书就不发生法律效力,也就不存在所谓失效一说;若双方均未起诉,按照规定,在特定时间后裁决书才会生效,生效后一般不存在失效情况,但如果存在法定可撤销情形,如对方申请撤销,经法院审理认定符合条件,裁决书才会被撤销从而失去效力。你对裁决书的效力及失效时间还有其他疑问吗?若有,别错过了解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