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终止 > 可撤销合同类型有哪些

可撤销合同类型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3.16 · 1871人看过
导读:可撤销合同的典型情形有: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本质等认知偏差致权益受损可撤销;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利用优势或对方无经验致权利义务失衡,受损方可行使撤销权;靠欺诈、胁迫等使对方违背意愿签订的合同,受害方可申请撤销。同时要注意,撤销权行使有一年时效限制,逾期自动丧失。
可撤销合同类型有哪些

一、可撤销合同类型有哪些

可撤销合同大致包含如下几类典型情形:首先是基于重大误解导致签订的合同。在该类情形中,当事人往往对于合同的本质属性、相对人身份、标的物(如产品型号、种类、品质及数量)出现认知上的偏差,进而在这种情况下签订合同。若因此导致其权益遭受显著损失,则法律赋予其撤销合同的权力。其次是显失公平的合同。在这类场景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可能因为自身优势或蛊惑对方缺乏经验,使得两种当事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严重背离公平、合理和等价交换的基本法则,此时受损的一方可要求撤销此类不公正的合同。最后是依靠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另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在此种状态下,受害方享有寻求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进行撤销的法定权力。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撤销权的行使具有时效性的限制,即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晓或应当得知撤销原因后的一年期限内未行使此项权力,那么撤销权将自动丧失。

二、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期限是多久

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期限根据不同情形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也消灭。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同样消灭。

另外,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亦归于消灭。法律设定这些期限,旨在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交易秩序的稳定。在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合同可因撤销而自始无效,否则合同将继续有效。

三、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如何行使

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需依不同情形按法定方式行使。一般来说,可撤销合同情形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

若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误解方可行使撤销权;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受损害方有权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撤销权。

撤销权应通过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申请来行使。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若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当探讨可撤销合同类型有哪些时,我们知道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形下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类型。进一步拓展来说,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财产应如何返还?如果一方在合同被撤销后遭受损失,责任该如何界定?这些都是与之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可撤销合同从撤销之时起就自始无效,但实际操作中,财产返还和损失赔偿往往错综复杂。要是你在可撤销合同相关事宜上,比如财产返还方式、损失赔偿范围等存在疑问,别再纠结,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解答。

网站地图

合同事务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合同终止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终止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终止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