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融资借款 > 融资租赁合同可以解除吗

融资租赁合同可以解除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3 · 1515人看过
导读:融资租赁合同满足特定法定或约定条件可解除。法定解除情形如承租人经催告仍不支付租金、擅自处分租赁物等;约定解除依双方事先约定的条件。解除要遵循法定程序,及时通知对方。解除后涉及租赁物处理、租金清算等问题,双方应依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妥善处理,谨慎为之,避免纠纷损失。
融资租赁合同可以解除吗

一、融资租赁合同可以解除吗

1.融资租赁合同是可以被解除的。

当满足特定的法定条件或者约定条件时,合同就能够解除。

2.法定解除的情形较为明确,比如承租人没有按照约定支付租金,即便出租人已经进行了催告,但在合理的期限内,承租人仍然不支付租金,这种情况下合同就可以解除;

还有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就将租赁物转让给他人,或者抵押质押、投资入股以及处分给第三人等行为,合同也可依法解除。

3.而约定解除则是根据合同中双方事先约定好的解除条件,当这些条件达成时,合同就能够解除。

4.不过,在解除合同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法定的程序,像要及时通知对方等。

并且,解除合同之后,还会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租赁物的处理,是要归还给出租人,还是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处置;

已经支付的租金以及尚未支付的租金,也需要进行清算等。

双方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合同的约定,妥善地处理好这些事宜。

总之,融资租赁合同的解除是一件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必须要在符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基础上进行,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二、融资租赁合同解除后有啥法律后果

融资租赁合同解除后,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返还租赁物: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解除后,承租人应将租赁物返还给出租人。这是恢复原状的基本要求,租赁物需保持在合理使用状态下的原状。

损失赔偿:因一方违约导致合同解除的,违约方需承担赔偿责任。比如承租人未经同意擅自处分租赁物致合同解除,要赔偿出租人因此遭受的损失,包括租赁物价值贬损、预期利益损失等。

租金结算:已使用租赁物期间的租金,承租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若剩余租期租金已预先支付,扣除相应已使用期间租金后,出租人应退还剩余部分。

租赁物残值处理:一般需对租赁物残值进行评估,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在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合理分配。

三、融资租赁合同解除有哪些法定情形

根据《民法典》规定,融资租赁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如下:

一是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比如因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等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租赁物严重损坏无法使用,合同目的无法达成。

二是在履行期限届满前,承租人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如拒绝支付租金。

三是承租人迟延支付租金,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出租方可解除合同。

四是租赁物因不可归责当事人的原因意外毁损、灭失,且不能修复或者确定替代物,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五是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此外,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出现时,也可依法解除融资租赁合同。解除合同需依法定程序进行,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在探讨融资租赁合同可以解除吗这一问题后,我们还要知道,即便合同解除了,租赁物的归属问题也至关重要。通常在合同有约定时按约定处理,无约定则需依据法律规定及公平原则判定。另外,合同解除后,已支付租金的结算、未支付租金的处理以及损失赔偿等问题也较为复杂。这些环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新的纠纷。要是您在融资租赁合同解除后,对租赁物归属、租金结算、损失赔偿等方面存在疑问,不用烦恼,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