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诈骗罪有没有取保候审
合同诈骗罪的取保候审是否可行?
若行为人实施合同诈骗行为,且满足以下所有条件,则可考虑对其进行取保候审:
首先是其所涉犯罪行为,很有可能会被判处管束、约束人身自由或单独适用附加刑等轻判;
其次是其可能面临有期徒刑以上较重刑罚,为保证其不至于在这段时间内危及到社会安全,可考虑采用取保候审措施;
再次是如果行为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是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同样也应考虑采取取保候审以避免其在这段时间内对社会造成危害;
最后是如果案件已经进入审判阶段,但由于羁押期限已满,而案件仍未得到妥善处理,此时也需考虑对行为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合同诈骗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在刑法中,对构成合同诈骗罪且已达到既遂状态的罪犯,其刑事责任如下:
初犯者将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可以附加单独或合并罚款的处罚措施;
如果诈骗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的犯罪情节,将面临3年至10年期间的刑罚,同时须缴纳罚金;
而对于诈骗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形的罪犯,他们可能会面临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终身监禁,同时附加罚款、没收财产等严厉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合同诈骗罪对金额的认定有几种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金额判定主要包含如下几个层面:1.额渡过大的事件:涉及到个人犯罪行为,被骗取的公众财产或私人财物总价达到人民币5000元至2万元之间;若为单位犯罪,则涉案金额需在人民币5万元至20万元之间。2.额渡过大的事件:涉及到个人犯罪行为,被骗取的公众财产或私人财物总价达到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之间;若为单位犯罪,则涉案金额需在人民币2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3.额渡过大的事件:涉及到个人犯罪行为,被骗取的公众财产或私人财物总价达到人民币50万元以上;若为单位犯罪,则涉案金额需在人民币100万元以上。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具体的犯罪金额标准或许会因为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有所调整和改变。此外,在司法实践当中,我们还将结合犯罪者的作案手法、犯罪情节、社会影响以及犯罪后的后果等多重因素进行内审判决并量刑。
合同诈骗罪取保候审的可行性取决于案件具体情况。若嫌疑人可能被判处轻刑,如管束或附加刑,或面临重刑但取保候审不致危害社会,或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为孕期、哺乳期女性,或案件已至审判阶段但羁押期满,均可考虑取保候审。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