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对方肇事逃逸我轻伤怎么处罚

对方肇事逃逸我轻伤怎么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6 · 1958人看过
导读:交通肇事逃逸导致他人轻微伤害而不具有刑事责任的性质。然而,若交通肇事逃逸造成了重大事故,致使他人严重受伤或死亡的,才会面临被判刑责之风险。在此情况下,倘若肇事者尚未触犯刑法,将受到当事人应受处罚额度为200元至2000元之间的罚款,同时也可能受到15天以下的行政拘留处罚。
对方肇事逃逸我轻伤怎么处罚

一、对方肇事逃逸轻伤怎么处罚

在交通事故中,对方当事人逃逸并造成我方轻伤的,将面临何种法律处罚?

关于汽车车祸方面,若其导致受害者轻伤却未能构成立案标准,即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然而,如若肇事人员在交通事故中存在逃逸行为且造成了严重后果,即致受害者重伤乃至死亡等情况下,其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判刑

此外,在肇事者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前提下,应处以200元至2000元之间的罚款,同时亦有权决定对肇事者进行拘留15天以内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二、对方肇事逃逸怎么办

针对他人肇事逃逸事件,当事人应立即向执法机构报案,寻求警方协助解决问题。

通常情况下,如造成交通事故后的逃逸情节尚未达到犯罪标准时,当事人须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二百元至二千元人民币不等的罚款,同时可能面临十五天以下的治安拘留

在此类案件中,肇事司机驾照将被吊销,且终生无法再次考取机动车驾驶证。

若交通事故造成严重后果,例如重大交通事故触犯法律底线,相关责任人有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行为者,将依照刑法以交通肇事罪论处,一旦法院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具体情节,罪犯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假设因为逃逸导致受害人不幸身亡,那么犯罪分子将面临更加严厉的刑罚,即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对方肇事逃逸后又返回该怎么判

对于肇事逃离现场后再返回事发现场的情况,其判决结果将会依据诸多复杂的因素进行全面评估。首要的是要看这次事故所引发的后果,这包括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以及财产损失的规模等等。倘若这个事件导致了人数众多的人受伤甚至死亡,亦或是给公共或私人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而且肇事者在这场事故中承担着主要责任乃至全责,那么他之前的逃逸行为无疑将加剧法律对此类行径的惩罚力度。不过,尽管有返回现场的情节存在,但是在量刑过程中,这或许可以被视为一个酌情减轻处罚的参考因素。然而,无论如何,肇事者的逃逸行为本身已经构成了对道路交通法规的严重违反。在实际的量刑环节,法院会全面权衡肇事者返回现场的主动程度、返回之后的行为表现以及他们对事例调查和处理工作的配合程度等多个方面。总而言之,这类事例的判决结果并不是简单地一刀切,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案情依法作出公正裁决。

关于汽车车祸,若仅造成轻伤且未达立案标准,肇事者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如肇事逃逸并造成重伤或死亡等严重后果,将受法律制裁和判刑。在未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可罚款200-2000元,并可拘留15天以内。

网站地图

更多#交通肇事相关

  • 402次阅读
  • 应当允许受害者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对于恶意编造并传播虚假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尊严和社会声誉的行为,若情节严重,应认定为诽谤罪。若因此遭受经济或法律权益损失,受害者可依法要求肇事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等补救措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体现了法律对公正和公平的坚守,也为社会正义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4-09-03 1374次阅读
  • 2024.06.02 1167次阅读
  • 341次阅读
  • 肇事逃逸仍可申请交强险理赔,但需注意交强险在保障受害者权益方面赔付范围较广。逃逸车辆若已购买强制保险,则保险公司应在责任限额内赔偿受害者。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包括明知事故而逃离现场、认为无责任而离开、违法后未履行现场处理义务等情形。若驾驶员送伤者就医后未报案或留虚假信息,也属逃逸。逃避调查、否认事故或强行离开现场同样构成逃逸。
    2024-09-18 997次阅读
  • 2024.06.18 2083次阅读
  • 481次阅读
  • 遇到肇事逃逸时,您仍有权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只要您的车辆投保了车损险等相关险种,保险公司就应根据合同条款为您提供赔偿。不过,理赔后,保险公司会依法追偿,要求肇事方承担相应责任。
    2024-08-20 1289次阅读
  • 2024.10.17 1711次阅读
  • 32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肇事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肇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