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拘留37天有犯罪记录吗

拘留37天有犯罪记录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09 · 2514人看过
导读:拘役37日不一定会留下犯罪记录。如果在这期间,检察院没有批准逮捕,公安撤销案件,或者法院判定无罪,那么就不构成犯罪。相反,如果检察院批准逮捕,法院判定有罪,就会留下犯罪记录。根据《刑诉法》,未经法院审判,不能定罪。
拘留37天有犯罪记录吗

一、拘留37天有犯罪记录

拘役37日并不必然意味着当事人拥有犯罪纪录。刑事拘役37日仅是国家司法机构采取的一种法律强制性手段,若在此过程中,检察院并未批准逮捕请求,或是公安部门做出撤销案件决定,亦或最后经由法庭判定被告人无罪的话,则该名人士将不会被认为犯下罪行。

然而,如果在这段为期37日的拘役期限内,检察院批准逮捕,且最终通过法庭判决认定被告人确有罪责,便会被认定拥有犯罪纪录。众所周知,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通过合法审判程序,任何人均不得被判定有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

【法院定罪原则】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拘役37日非必留犯罪记录。若期间检察院未批捕、公安撤案或法院判无罪,则不构成犯罪。反之,若检察院批捕且法院定罪,则形成犯罪记录。依《刑诉法》,未经法院审判,不得定罪。

二、拘留37天后是否会给家属消息

在特定情况下,若当事人被监禁达37日仍未得到释放,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已经遭到了逮捕,并且需要面临后续司法程序

关于逮捕方面的事宜,在一般的情形下,负责处理此案的检察机关将会提前向相关家属发出告知,通知其前往指定地点领取逮捕通知书。

在更复杂的情况下,通常会采用挂号信方式,将此类通知书直接发送至当事人的户籍所在地

值得注意的是,若刑事拘留期达到法定的37日期限,且经过检察机关审核,确认应当依法进行逮捕的,那么检察机关便会向公安机关颁发《逮捕证》以示批准逮捕。

反之若认定无需进行逮捕,则会向公安机关发送《不予批捕通知书》,此时,公安部门需根据该通知书指示立即对当事人予以释放。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三、拘留37天以后一般会有几种结果

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37日。在拘留期限届满之后,可能会产生以下四种可能的法律后果:

1.批准逮捕:若公安机关判定相关证据充足,则会将案件移交至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程序。

2.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如犯罪情节较轻微且无需逮捕,则可以采用强制措施以保障当事人权益,如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3.无罪释放:在特定法定情形下,如果证据不足以证明嫌疑人有罪,或者其行为并不构成犯罪,那么应当立即予以释放。

请注意,以上所述的各种法律后果都必须依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和评估。

拘役37日非必留犯罪记录。若期间检察院未批捕、公安撤案或法院判无罪,则不构成犯罪。反之,若检察院批捕且法院定罪,则形成犯罪记录。依《刑诉法》,未经法院审判,不得定罪。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