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宣判还要交钱吗
在我国的司法制度中,即使罪犯已被判定有罪并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如果他们对受害人造成了民事损害,仍应积极履行赔偿义务。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刑事责任并非是豁免民事责任的依据,故只要受害人提出赔偿请求,法院便应予以支持。另外,对于那些涉及财产利益侵害的刑事案件,法院有权在判决后强制追缴犯罪分子所负担的罚金。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被判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裁定减少或者免除。
二、法院宣判后多久去监狱
被判决入狱之后,通常会在上诉期以及抗诉期限完结之时起计算,在随后的十日内将犯人送往监狱服刑。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而言,在其交付执行刑事处罚之前,若其剩余刑期未超过三个月,则由看守所代行司法监管职责进行执行;而若是被判处拘役的罪犯,则依法由公安机关中心负责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
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
在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内,即便被告已经经由司法裁量确认其蓄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对应的刑事责任,然而若该等行为对特定个体或社会组织产生了民事损害,被告人亦须主动向相关方履行其赔偿义务。值得强调的是,刑事责任并不构成豁免民事责任的合法理由,因此,只要受害者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法院理应给予充分的法律支持。此外,针对那些涉及到财产权益侵犯的刑事案件,法院有权在作出判决之后,强制性地追回并没收犯罪分子所负担的罚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