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法院网上起诉流程
首先请您登陆“法院网上诉讼服务平台”(若所在地非大城市,建议直接进入该区域省份的平台);其次,在找到“网上立案”选项后,单击进入登录界面;首次申办者需先创建账号并成功登录;值得注意的是,登录页面提供了专业律师通道,有执业证书编号的可以通过专属通道登录。
登录后,请选择“我要立案”,紧接着选定“预约法院”;在表格中认真填写起诉材料、证件材料和证据材料,确认无误后点击“确认提交”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是什么意思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的权益或行为超出合法时效限制而导致的处理情况,即被视为采取“不予保护”的态度。此种情形或许源自于权益持有人未能在相应的时效范围内积极主张自身权益,从而便有可能超过法律所设定的诉讼时效期。举例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相关条款,普通民事案件的最长诉讼时效通常认为较为合理的期限为20年,因此若权益受侵害的时间超出了这个时间段,通常情况下,人民法院将会无法受理并支持该权利人的起诉请求。再者,关于抵押权的存续期限问题,同样也属于人民法院采取“不予保护”原则的范畴之一。在此方面,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的相关规定,如若抵押权人未能在主债权的法定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其抵押权,那么依循《物权法》的精神和规定,人民法院将不予对该项抵押权提供法律保护。值得着重强调的是,虽然人民法院采取了“不予保护”的态度,但其并非意味着权益的彻底丧失,而是仅表明法律不再提供必然的强制性保障。权益人仍可尝试采取其他方式,如利用自主救济或者采用其他合法的非法律途径等方式,以寻求主张自己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尊敬的读者,让我们为您介绍人民法院在线起诉的具体步骤:首先,请登录至"法院网上诉讼服务平台"(https://www.court.gov.cn/),接着请选择“网上立案”选项进行登录(如您是初次使用该平台,需要先进行注册)。在成功登录之后,请点击“我要立案”按钮,然后选择合适的法院进行预约,接下来请详细填写起诉所需的相关资料,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后再进行提交操作。至此,整个网上立案流程便已顺利完成。值得一提的是,本平台还特别为律师用户提供了专属通道,以方便其进行相关操作。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