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其他侵权 > 邻里纠纷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邻里纠纷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18 · 2993人看过
导读:邻里纠纷法律诉讼流程包括:撰写民事诉讼状,向有管辖权法院提交证据和资料提起诉讼,按时参加诉讼环节和活动,如对初审判决或裁定有异议,需在规定时间内向原审或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并附上诉状。
邻里纠纷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一、邻里纠纷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关于邻里纠纷的法律诉讼,其严谨的流程可归纳为以下四点:首先需要详细制定书面的民事诉讼状;其次,原告需向具有管辖权的各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且向法庭提交与之相关的证据和资料;接下来,依照人民法院发出的正式通知,确保按时参加每一个法定的诉讼环节与活动;最后,如果对初审阶段作出的判决或裁定存有异议,那么必须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或者收到裁定书之后的10日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并附带撰写好的上诉状。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二、邻里纠纷动手打人违法

通常情况下,相邻社区之间由于复杂民事问题引发的冲突与暴力行为并不足以构成立案刑事案件,除非涉及到极其严重的伤亡后果。如双方在争执过程中所引发的轻微人身伤害,尽管并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但仍可能受到公安部门以违法治安管理为由而进行的相应惩罚性处理。

至于具体处理裁决,则需综合考虑事件中各方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准确判断。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关于邻里纠纷的法律诉讼程序,其基本步骤包括:首先是编写民事诉讼书,其次是将相关证据以及案件资料递交给具有适当管辖权的法院进行立案,接着按照相关法定期限准时参与到各个诉讼环节及活动中去,若对于初审的判决或者裁决存在不同意见,则必须于法定时间内向上诉法院或者原审法院提出上诉请求,同时需随附上诉状以供法院审理时参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