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抵押担保 > 担保人无需还款的五种情况分别是哪些

担保人无需还款的五种情况分别是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04 · 3202人看过
导读:担保人免责的五种情形:1.保证责任期间结束后免责;2.因债权人欺诈、胁迫或双方串通欺骗担保人,担保人免责;3.债权人与债务人变更合同未经担保人同意,担保人免责;4.债权人允许债务人转移债务未经担保人同意,担保人免责;5.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且担保人无过错,担保人免责。
担保人无需还款的五种情况分别是哪些

一、担保人无需还款的五种情况分别是哪些

以下是无需负法律责任的五种主要情况:

1.在“保证责任期间”结束之后,担保人不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二条,假如在签署主合同过程中,债权人采用了诈骗、压迫等不当手段,致使担保人在违背自身真实意愿的情况下提供了担保,那么在此情况下,担保人将无需承担任何民事责任

此外,如果主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相互勾结,欺骗担保人提供担保,那么担保人也无需承担任何民事责任;

3.当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决定更改主合同时,必须得到担保人的书面同意。

若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则担保人将不再承担任何担保责任

当然,如果担保合同中有其他特殊约定,则应按照约定执行;

4.在担保期间内,如果债权人允许债务人转移债务,同样需要得到担保人的书面同意。

对于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而进行的债务转移,担保人将不再承担任何担保责任;

5.如果由于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但担保人并无过错,那么担保人将无需承担任何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二、担保人无力偿还怎么处理

贷款人和担保人都无力偿还贷款的,放贷起诉后,法院会根据审理情况,依法判决贷款人归还贷款、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

如果贷款人和担保人不主动履行判决的,会由法院进行强制执行,包括依法查封、扣押、冻结、处分被执行人的财产,或采取限制高消费、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执行措施。如果确实无履行能力的,也可以由法院暂时中止执行,等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后,可随时恢复执行

担保人无力偿还的起诉流程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担保人无需还款的五种情况分别是哪些”,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债权债务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抵押担保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抵押担保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