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久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1 · 1613人看过
导读:合同撤销权期限处理有明确规定:法定期间为1年,除斥期间为5年。拥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知道可撤销事项后1年内行使,否则失效。自法律行为产生之日起5年内未行使撤销权,也会失效。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久

一、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久

关于合同撤销权之期限处理,以及所涉及的特定法定期间与除斥期间,均有明确规定:

即包含法定期间为1年,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则为5年。

在此基础上,对于拥有撤销权的相关当事人而言,其应在知道或应当知晓存在可以撤销的事项之时,起算1年之内及时行使该项权利。

若经过此时间段内仍未进行相关主张,其所拥有的撤销权将自动失效。

此外,从法律行为产生当日起开始计算,若当事人在5年内未行使撤销权,那么撤销权也会相应地被消除。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二、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到底是多长时间

撤销权行使的最长期间是5年,从撤销事由发生之日起,无论当事人是否知道,一旦超过5年,撤销权消灭,该合同即不能撤销了,无论撤销权人是否知道该撤销事由或者何时知道该撤销事由。

撤销权行使期间属于除斥期间,所谓除斥期间就是说该期间是固定的,不因其他任何原因或者事由而中断或者中止。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

当事人受胁迫,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多久”,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 387次阅读
  • 其约束期限设定为五年,通常在以下情况下,撤销权将自动消失。当事人自知晓或当应知悉撤销事项之日起一年内未曾主张撤销权,特别是对于存在重大误解的当事人,需从他们得知或应当知晓撤销事项之日起九十日内保持沉默。
    2024-03-15 1226次阅读
  • 2023.03.10 14720次阅读
  • 433次阅读
  •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这里的5年应当是最长保护期,就是说从你发现可撤销事实之日起一年内应当行使撤销权,但是如果从可撤销事实发生之日起五年内你都没有发现的话,撤销权归于消灭,就算之后发现了也不能行使。
    2024-02-19 922次阅读
  • 2023.03.02 8167次阅读
  • 463次阅读
  • 债权人的撤销权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的,但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除外。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2024-02-19 1353次阅读
  • 2023.03.07 1576次阅读
  • 46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