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公诉案件被害人出庭规定是什么

公诉案件被害人出庭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1 · 1925人看过
导读:在公诉案件中,法律并未强制要求受害人必须出庭作证。主要诉讼当事人是检察机关和犯罪嫌犯。但当案件转为自诉案件时,受害者作为关键诉讼参与者,必须到庭参加审判,并可选择委托诉讼代理人代替自己出席法庭。
公诉案件被害人出庭规定是什么

一、公诉案件被害人出庭规定是什么

对于公诉案件而言,通常情况下,法律并未强制要求受害人必须出席法庭作证。

在公诉案件的过程中,我们所关注的主要诉讼当事人实际上是检察机关以及犯罪嫌犯,因此在此种情况之下,并没有严格规定受害者必须亲自出席法庭。

然而,当案件性质转变为自诉案件时,受害者作为关键性的诉讼参与者,往往就必须到庭参加审判流程,而且还可以选择委托诉讼代理人来代替自己出席法庭。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

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审判长应当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二、公诉案件被害人出庭吗

1、公诉案件的具体程序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有所规定,被害人可以不出庭,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刑事案件的原告人是检察院。只有检察院有权力决定起诉或者不起诉、已经起诉的有权力决定是否撤诉,对法院判决不服有权力决定是否上诉;

2、所谓公诉案件,亦即刑事公诉案件,是指由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相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的案件,以及对于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涉嫌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而提请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诉讼活动。这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诉讼权利,通常称为公权。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

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

第一百八十五条: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公诉案件被害人出庭规定是什么”,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