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贷款纠纷 > 信用卡巨额债务还不上会起诉配偶吗

信用卡巨额债务还不上会起诉配偶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19 · 1420人看过
导读:如果银行有证据证明信用卡欠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可以起诉配偶一方。人民法院在立案审查时,只要确认被告信息足够清楚,并符合其他条件,就会受理发卡机构的请求。至于配偶是否有清偿债务的义务,这是开庭后要审理的事情。关于信用卡巨额债务还不上会起诉配偶吗的问题,下面由律图网小编来为你详细解答。
信用卡巨额债务还不上会起诉配偶吗

一、信用卡巨额债务还不上会起诉配偶吗

如果银行有证据证明信用卡欠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可以起诉配偶一方。人民法院在立案审查时,只要确认被告信息足够清楚,并符合其他条件,就会受理发卡机构的请求。至于配偶是否有清偿债务的义务,这是开庭后要审理的事情。

信用卡欠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一方婚前所借的财产已转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以及因购买这些财产而产生的债务;

(二)因日常生活发生的债务;

(三)因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担债务的;

(四)夫妻一方或双方因治病所欠债务及有法定义务者;

(五)因抚养子女而发生的债务;

(六)赡养有赡养义务的老年人所发生的债务;

(七)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

二、信用卡欠款几万,想分期但不想负担高额利息怎么做

1.确认信用卡欠款金额超过持卡人还款能力:只要你向银行证明你是善意逾期,目前没有还款能力,银行会酌情考虑免除你部分利息。

2.持卡人要愿意还款:是否愿意还款是区分恶意逾期和非恶意逾期的重要手段。银行规定的每月最低还款额是欠款的10%,只要你还了就不算逾期。如果连这个都还不起,可以打电话进一步沟通,降低还款比例。

3.平等协商,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也就是说,能签订什么样的协议,完全取决于你的还款能力和谈判技巧,你谈好的利息也可以免息。

三、信用卡曾经逾期,直接失联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持卡人逾期3个月以上,银行无法通过法律途径与持卡人取得联系,也不妨碍银行起诉到法院。如果是刑事诉讼,可以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除上述后果外,持卡人还将被银行收取相应的罚款。时间越长,罚款越多,直到还款。另外,以后贷款会异常困难,甚至直接被拒。

信用卡丢失通常是指银行与持卡人失去联系,比如打电话但不接电话,或者持卡人更换号码无法与银行取得联系。一两次打不通,也不至于失联。30多天没人接电话。语音播报是你拨打的电话号码空号,银行认为卡主失联。

以上是关于“信用卡巨额债务还不上会起诉配偶吗”问题解答。遇到信用卡纠纷您不必烦恼,联系律图专业律师。避免成为老赖,律师手把手教您应对催收骚扰和起诉等问题。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贷款纠纷相关

  • 转继承人只能继承被转继承人应得的遗产份额,其配偶不能继承被继承人所有的份额。转继承指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遗产分割之前,因为一种缘故尚未实际取得遗产而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其应继份额转由他的法定继承人继承。
    2024-02-20 1411次阅读
  • 2023.03.08 12667次阅读
  • 视具体情况而定。1、如果是夫妻之间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信用卡跟配偶有关系。2、如果不是夫妻之间的债务,夫妻一方就应该单独为其行为承担责任,信用卡跟配偶就没关系。3、持卡人夫妻之间的债务具有连带关系,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2024-02-19 828次阅读
  • 2023.03.04 2230次阅读
  • 信用卡无法偿是否会牵涉到夫妻,分情况。1、信用卡透支无力偿还的,会根据消费情况来确定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需要夫妻双方偿还欠款,会牵连到配偶。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不会牵涉到夫妻。
    2024-03-04 1417次阅读
  • 2023.03.08 10047次阅读
  • 根据具体情况定。1、如果欠款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那么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银行要起诉夫妻双方。2、如果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则只能起诉欠款的一方,信用卡逾期仅限持卡人本人,不会进行牵连,但是倘若持卡人和其配偶名下有共同财产的时候,当银行起诉时,若欠款人被执行,名下财产是会直接被执行的。
    2024-02-20 1318次阅读
  • 2023.03.04 7099次阅读
  • 信用卡是否属于共同债务应当要判断信用卡贷款的用途去向。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及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同财产的管理、使用、收入和处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夫妻对家庭生活的债务。2、夫妻在共同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负的债务。3、因履行法定赡养义务等而产生的债务。
    2024-02-28 919次阅读
  • 2023.03.03 3489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