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1 · 3106人看过
导读: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借款人知道欠款人没有按时还款之日开始计算。如果借款超过二十年,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院将不予保护。借款合同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借款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借款合同欠钱不还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吗?

借款合同欠钱不还是民事纠纷,那么就可以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

1)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债务属实

2)去法院起诉,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3)法院起诉、立案、庭审、判决

4)胜诉后,如果对方在判决生效两年内没有还钱,可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如果对方就不执行,在一般地区,可以由法警拘留对方当事人,一般是一年一次,一次15日。

诉讼中最好由律师代理,这样在证据链的准备上就会非常充足,胜诉的概率就会比较大,财产的执行也会更加到位,一般情况下最好由律师全权代理,直到执行完成,所以在签订代理合同时,可与律师就这一方面沟通一下,在代理合同中明确约定,不然律师可能打完官司就不管了。

虽然欠钱不还不能通过报警解决,但是可以通过法院诉讼解决,应该没有人愿意每年都被拘留15天吧。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于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由于欠钱不还属于民事案件,所以不能通过报警来解决。但是若对方长期欠钱不还,可以采用诉讼途径来解决问题。债权人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若对方还不执行且情节严重,可以按照拒不执行罪追究责任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