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确认之诉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确认之诉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9 · 4219人看过
导读:我国法律制度中确认之诉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正常情况下,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个人合法权益受损以后就开始计算的,如果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会失去胜诉权,权益受损超过20年才知道的,法律也不再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确认之诉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确认之诉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确认之诉的诉讼时效是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确认之诉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1、一方当事人提出确认之诉的目的,不是要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的给付义务,而是要求法院明确某一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或者存在的具体状态。

2、法院对确认之诉进行审理后所作出的判决,没有给付内容,不具有执行性。

3、确认之诉还可以分为确认权利关系存在的积极确认之诉与确认权利关系不存在的消极确认之诉。在其与判决效的关系中,除了既判力这一点之外,在其他任何方面两者都可以说是相同的。

三、确认之诉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四、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1、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

2、债权人丧失胜诉权。

五、诉讼时效期限内怎么向法院起诉?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除了国家法律制度中另有规定的,一般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都是三年,不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诉讼时效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由中断,比如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等行为,时效进行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因素会造成时效的中止。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